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》公开征求意见 身份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!

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》公开征求意见 身份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

时间:2025-05-14 21:18:16 来源:艺彩云坊 作者:休闲 阅读:633次
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孙蔚)近日,国家公共管理公开公安部、网络国家网信办等研究起草了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),身份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认证公众可以通过网站、服务电子邮件、办法信函等方式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建议,征求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5日。国家公共管理公开

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指出,网络国家组织建设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,身份旨在建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,认证形成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能力,服务为社会公众统一签发“网号”“网证”,办法提供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的征求真实身份登记、核验服务,国家公共管理公开达到方便人民群众使用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、推进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目标。

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所称的网号,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,由字母和数字组成、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;网证,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。网号、网证可用于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、行业管理、服务中非明文登记、核验自然人真实身份信息。

基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,用户在互联网服务中依法需要登记、核验真实身份信息时,可以凭借居民身份证、护照、通行证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,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自愿申领与自然人身份一一对应的网证、网号,并使用“网号”“网证”进行非明文登记、核验,无需向互联网平台等提供明文个人身份信息。由此,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“实名制”为由超范围采集、留存公民个人信息。

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了使用“网号”“网证”进行网络身份认证方式,并对“网号”“网证”的申领条件、公共服务的使用场景、法定身份证件范围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义务等基础性事项作出规定。

在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删除权等个人信息相关权利方面,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表示,公共服务平台采集个人信息的“最小化和必要性原则”,在处理用户个人信息前,应当通过用户协议等书面形式,以显著方式、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、准确、完整地向用户告知公共服务平台的名称和联系方式;用户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、处理方式,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、保存期限;用户依法行使其个人信息相关权利的方式和程序等,处理敏感个人信息的,还应当向个人告知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。

责任编辑:游婕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相关内容
  • 13条就业创业利好政策!浙江高校毕业生快来关注
  • 两市高开低走 创业板指跌1.26%
  • 沪指震荡跌0.26% 天然气、东北振兴等表现活跃
  • 放量突破3000点!两市成交额再超万亿
  • 节后首日,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.4亿人次
  • 20份上市银行业绩快报陆续抵达 五大行仍“雪藏”盈利数据
  • 沪指放量涨0.4%逼近2600点 创业板指涨逾1%
  • 沪指涨0.42%创业板跌1.72% 两市成交近8900亿
推荐内容
  • 新一轮雨雪上线!宁波多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
  • 沪指跌1.2% 妖股重挫百股跌停 北上资金净流入28亿元
  • 美联储加息箭上弦 央行管好流动性闸门
  • 如何提高金融有效性?银保监会肖远企:中小银行和非银不是“二传手”
  • 台行政机构将“汉人”变“其余人口” 各界痛批荒谬可笑_
  • 职业年金刷新“进度条” 上半年入市可期